股票价格走势由K线构成,人们经常提到的走势图就是指k线图。K线图中的每一根k线都有四个最重要的价位,分别是开盘价、收盘价、最高价、最低价。开盘价和收盘价代表时间跨度,最高价和最低价代表空间跨度。
年、月、周、日、小时、分钟等等长短时间跨度间的关系简称时间维度,K线可以应用在不同的时间维度中。如分钟线维度每根k线代表一分钟、小时线维度每根k线代表一小时、日线维度每根k线代表一天、周线维度每根k线代表一星期、月线维度每根k线代表一月、年线维度每根k线代表一年。在某时间维度下,价位波动构成了空间结构转变,下面将对空间结构进行划分。
某维度开盘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出现前后k线走势时,我们便可以从走势演化的角度对所有K线进行组合。根据k线演变的复杂程度,可依次划分为简化组合、变化组合、趋势组合。
限域中最高价与最低价同处一根k线时称为简化组合;两简化组合相邻时称为变化组合,对于相隔的简化组合如有交集价格区间的也称为变化组合;直到相隔简化组合无交集价格区间时称为趋势组合。趋势组合又名线段;向上时称为上升线段,向下时称为下降线段。
前后(左右)线段间的节点(拐点)称为转折点,转折包括前后线段和转折点。如转折后线段幅度小于转折前线段时,称为回调转折,简称回调,回调所在的线段称为回调段;如转折后线段幅度大于转折前线段时,属于反转转折,简称反转,反转所在的线段称为反转段。
由此可划分出上升回调、上升反转、下降回调、下降反转四种转折。任意转折的力度皆有强弱之分,在区分强势转折和弱势转折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介于强弱之间的均衡转折力度。下面以时空为基准来推导均衡。
首先在走势图中建立坐标系,纵轴表示空间,横轴表示时间。时间为恒量,走势价格随时间向右推移;空间为变量,走势价格的变化表现在空间上。由于空间不能单独存在,所以我们所看到的走势图,都是时空对应的波动。
有了时空坐标以后,已知空间垂直于时间,也就是90度,90度的1/2夹角为45度。以45度角方向运行的上升或下降,称为均衡上升或均衡下降;均衡升降构成的转折称为均衡转折,均衡转折呈90度。
判断线段的强弱时,以时间轴线为初始值、空间轴为极限值,大于45度角的线段称为强势、小于45度角的线段称为弱势;判断转折强弱时,以转折前的线段为基准,计算和转折后线段间的内角,大于90度为弱势、小于90度为强势。
在均衡转折中,当出现转折前强势上升即对应转折后弱势下降、当出现转折前强势下降即对应转折后弱势上升、当出现转折前弱势上升即对应转折后强势下降、当出现转折前弱势下降即对应转折后强势上升。
当走势出现一些特别情况,例如,强势上升后又强势下降、弱势上升后又弱势下降。此类“强强”相对的波幅是最大的,通常之后的走势以调整为主;对于“弱弱”相对的波动出现时,往往之后会出现大的波动。最后注意,这些特别的情况貌似在本维度中表现的毫无征兆,但在更高维度中则是趋于均衡的。也就是说,走势总是趋于时空均衡的点位运行。
联线理论形态至少是由两处转折连接的三条具有重叠价格区间的线段构成,分别是起点、左节点、右节点、终点,根据这四个高低点的先后关系,可分为突破、调整、振荡、中继,共4类模型的形态。
突破形态: 根据走势方向不同,突破形态分为上涨形态和下跌形态,简称上涨、下跌;当某方向的突破形态满足两个单元时,可称其为趋势形态,简称趋势。
上涨形态至少是由上升回调转折连接下降反转转折形成,其中上升回调转折的回调段和下降反转转折的下降段共用一段。两处转折之内的线段称为单元,进入单元的线段称为进段,离开单元的线段称为出段。同理相反,下跌形态是由下降回调再反转形成。
其它形态: 调整形态是由回调再回调构成,高低点逐渐缩小;中继形态是由反转再回调构成,高低点同为转折点;振荡形态是由反转再反转构成,高低点逐渐放大。
突破形态、调整形态、中继形态,振荡形态、分别代表了倾斜、集中、平衡、分散,共4种特征倾向。由于突破形态的进出段较其它三种形态有着更为明确的指向性,因此通常作为用于分析走势涨跌的主体形态,其它形态作为客体形态。
在对突破形态进行同向线段对比时,进段和出段耗时相当的前提下,出段波幅越大越说明越强于均衡,波幅越小越说明弱于均衡;同理,波幅相当的前提下,后者用时越短越强势,反之亦然。计算公式:出段波幅/出段k线数量-进段波幅/进段k线数量,结果为正值说明强于均衡,结果为负值说明弱于均衡。
在不同的走势中,联线理论分别采用类似二进制、三进制、四进制的计数方式。下面我们逐一解析联线理论计数系统的标注方法。
线段: 线段是用于计数的基础单位,线段起点标记为0,线段终点标1。
振荡形态: 振荡形态是反转转折的延伸,振荡形态的起点、左节点、右节点、终点中,起点和左节点不标柱。先找到终点,在终点处标1,再在连接终点的右节点处标0。假如走势继续反转,每反转一次,0-1重新定位一次,对振荡形态的标注类似对线段计数。
中继形态: 中继是由反转+回调构成具有交集价格区间的形态。本形态只对回调转折的部分计数,例如0-1-10。实际走势中,通常作为三进制配合突破形态进行分析。
调整形态: 调整形态是回调转折的延伸,调整形态的起点标0,左节点标1,右节点标10,终点标11。假如走势继续回调,将按照0、1、10、11、12、13、14、15、16、17……的序列进行标注。
主体突破: 观察某价格区间走势,首先要找到这段走势的极点,也就是最低、最高点,然后看这两点之间是否是形态,如果是突破形态,则在起点处标记为0,左节点为1,右节点为2,终点处标记为3。一旦出现此0-1-2-3的计数形式,即标志着计数主体形态成立,之后未超出0-3价格区间前的走势均属于客体走势。
主体趋势: 主体形态完成后,在30没有触及主体单元的前提下,如之后走出了对30的反转转折,此时30进位为4,4所连接的终点处标记为5。此后,如走势继续按本结构推进,之后可按5、6、7、8、9、-10、-11……的数列依此类推。
客体调整: 根据客体走势相对主体单元的价格区间比较,可划分为4类情况,其中两类是回调引发的、另外两类是反转引发的。先说回调引发的第一类情况,对于未触及主体单元价格区间的回调,需在其终点处标记30。之后如继续回调,可按调整形态的标注方式计量,如30、31、32、33等。
如30之后的同向段对30构成突破后未触及主体单元价格区间,则需重新定位30到最新位置,原先的30退化为次维;如30内部也有此类情况,也需按照以上逻辑定位。
客体中继: 如回调段触及单元价格区间,其终点处标记21,21的起点也就是原3的位置,退位为20。如之后继续回调,可按调整形态模型计数,如20、21、22、23等。
21后回调或反转,如果是回调,可按调整形态的计数规则进行;如果是反转,其终点标记为3,此时将1-21连接成为新的线段,原21进位为2。相当于1-2中的中继形态进化为了新定义突破形态的次维走势。
客体振荡: 当线段3的反转转折穿越单元进入到线段1区间时,此线段标记为10。原主体形态的0-3相连,退位为线段1。
客体反转: 当线段3的反转转折超过0点时,在此线段的终点处标记为1,在此线段的起点处,也就是原3的位置标记为0,原0-1-2-3的主体形态退化。